学习考试

Qihang Weilai Education

【主题教育官网】国家开放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办学体系座谈会

作者:成都启航未来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7:07

【主题教育官网】国家开放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办学体系座谈会

6月9日,国家开放大学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 办学体系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学习体会、思想认识、工作思路。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曹国永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办学体系7位书记、校长、教授作交流发言。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科学回答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浙江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国,四川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广州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熊军,辽宁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永新,北京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中雄,内蒙古开放大学教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二级教授莫淑坤,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志香,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别作交流发言。

曹国永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开放教育为建设教育大国做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开放大学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开放大学要主动作为、勇于作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曹国永指出,服务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把思政课建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思政课课程质量和吸引力;要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开放大学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网络育人能力,下大力气抓好“大思政课”建设,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服务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把创建一流作为重大使命。要打造一批契合开放教育办学实际、有优势有特色的品牌学科和专业,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要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要努力打造能够服务学科专业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服务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重大战略。要积极参与远程开放教育国际治理,不断增强我国开放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扩大交流访问,引入课程、教材、师资和教学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开展跨境合作办学等,持续深化“走出去”和“引进来”。要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办学能力的开放教育教师队伍,努力使开放教育成为“留学中国”的新形态。服务建设教育强国,要坚持把智慧教育作为重要支撑。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支撑的大学,要做智慧教育的先行者、示范者和排头兵,带头将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好。要围绕学习资源数字化、教学过程数字化、考试测评数字化、管理服务数字化等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学生,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供有效支撑,使智慧教育成为开放教育的靓丽名片。

曹国永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站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不断强化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拓宽开放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视野和新格局,切实把开放教育的发展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去谋划、去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谋划中不断丰富新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新举措,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新成效,在主题教育中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开放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主题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教育强国再立新功。

联系我们
  • 启航未来官方QQ号

    492534795

  • 起航未来官方微信号

    18180589856

学信网可查 +更多